对话Offchain Labs联创Ed Felten:走过学界与白宫,他如何以长期视角塑造Arbitrum的未来路径
采访:Chloe,PANews
撰文:Weilin,PANews
Ed Felten也许是区块链行业最具学术气质的创业者之一。他现任Offchain Lab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以太坊Layer 2扩展方案Arbitrum的核心推动者。
早在2003年,Ed就已晋升为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并于2010年出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首任首席技术官。2012 年起,他重返学术岗位并接触和研究比特币及区块链技术。2015 年初,Arbitrum最初作为普林斯顿计算机课程中的结课项目让Felten眼前一亮,Felten随即着手深入研究 Rollup技术路线。但不久后,他受邀加入白宫,担任白宫副首席技术官,主责技术安全事务。2018 年回归学术后,Felten与两位博士生重启Arbitrum项目,并于同年共同创办Offchain Labs,正式推动Arbitrum进入系统化开发阶段。
在香港Web3 嘉年华期间,PANews专访Ed Felten,他深入分享了自己从科研与政策跨界走向区块链创业的历程,并就 Layer2 如何平衡以太坊生态发展、Arbitrum的技术竞争力构建,以及AI与区块链融合等话题展开探讨。
在他看来,以太坊确实面临一个选择:它到底是想为验证者最大化收入,还是想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活跃的开发者?目前来看,它的战略是倾向于发展用户和开发者,而这正是L2非常擅长的事情。在谈到Arbitrum的发展路径时,Ed提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创造价值”开始,而他的角色正是专注于此。
PANews:您曾在学术界和政府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是什么契机促使您投身区块链创业?您过往的经历对Offchain Labs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决策有何影响?
Ed Felten: 我做了很多年教授,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结合深层技术问题与社会或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方向。当我第一次通过比特币了解到区块链技术时,我立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约从2011年开始,我就从纯学术的角度开始研究区块链相关课题。我始终在思考:有哪些技术因素会阻碍这项技术的发展,或让它无法实现其潜力?
最初我从链的经济学角度入手,那是我最早的研究方向,后来逐渐开始关注扩展性问题。2014年,当了解到智能合约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早期的增长阶段——网页从一个纯静态的阅读或浏览图片的体验,变成了可交互、可编程的东西。当我看到智能合约时,我觉得这种变化会再次发生,而且同样重要。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扩展,这也促成了我在Arbitrum的最初工作。之后,我去白宫工作了两年,回来后就与我的联合创始人们会面。我们在2017年和2018年开始了更为正式的合作。
我作为教授的经历,在几个方面都有所延续。一方面,作为一名技术领域的教授,要取得成功,你必须要进行很多管理工作,比如花时间招募人才、管理他们、管理预算、按时推进进度——这些技能在经营企业时非常实用。 所以说,运营一家初创公司,其实很像在管理一个学术研究团队。
但我认为我还学到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眼光看问题,关注基础性的东西——这是我作为教授时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也对我们对中长期研究的思考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政府工作期间,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领导者。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学习了如何构建社区、如何达成共识。我认为,这种对“构建社区”和“让社区参与治理”的关注,是 Arbitrum 的核心。
当我想到 Arbitrum DAO 以及它如何进行自我治理、治理 Arbitrum 各条链时,它让我联想到政治运作的过程。
在 Arbitrum 的早期,也就是2014年,我们就已经预见到智能合约公链将会非常重要,但同时“可扩展性”也将成为其中的核心挑战。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把扩展智能合约的能力作为最根本的问题来攻克。
PANews:当前Layer2领域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且多样化导致流动性和用户体验的碎片化。您认为Layer2项目应如何应对这一困境?
Ed Felten: 关于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L2是否具有“抽取性”(extractive)——我认为不是。你看L2和L1之间的关系,实际上L2是L1最大的使用者。L2带来了更多用户、更多交易和流量。
以以太坊为例,现在超过95%的活动其实是在L2和L3上进行的。如果没有这些L2,这些活动很可能就会转移到其他L1上去了。
当然每天数据会有波动,但这个比例始终非常高。L2极大地扩展了以太坊整体系统的容量,而如果没有L2,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我认为以太坊社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部分就是因为L2的存在。以太坊之所以仍然在智能合约区块链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也认为L2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认为L2是以太坊技术栈的一部分。把L2和L1看作相互竞争是一个错误的二元对立观点——它们其实是协同工作的,共同服务于用户。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碎片化的流动性和碎片化的用户体验。这确实是目前L2团队正在集中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我认为我们会看到这方面出现很大的进展。
我们有一个宏大的愿景,就是打造一个更统一的用户界面。虽然用户仍然需要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哪一条链,就像你上网时会知道自己在访问哪个网站,这很重要,因为涉及信任与安全层面的差异。但就像互联网一样,你可以轻松地从一个网站跳转到另一个网站,整个体验是互联的。我认为我们在区块链世界也可以实现这种体验。
但这需要我们在用户界面上进行巧妙的设计,同时在核心协议层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实现用户真正想要的那种界面和交互方式。
我相信我们终将实现这一点。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流畅的链间体验:用户在某一条链上持有资金,也能便捷地在另一条链上使用这些资金进行操作,而不再需要繁琐的点击和复杂的跨链操作。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很多团队长期的共同努力。
PANews:在本轮市场周期中,不少人将以太坊主网的经济价值下滑归咎于Layer2,甚至被贴上“寄生”的标签,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Layer 2应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以太坊主网的长期发展?
Ed Felten: 这实际上归结为一个运营区块链时的核心挑战:你是想最大化收入,还是想最大化用户使用量和社区规模?
因为如果你想最大化收入,你就会倾向于缩小网络容量,让人们为了稀缺的区块空间进行竞价。而当L2出现,扩大了以太坊的区块空间时,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直以来以太坊战略的一部分——即试图提供更多的区块空间。
但你不能一边增加区块空间,一边又想提高价格,对吧?因为这两者是相互对立的。
在我看来,以太坊确实面临一个选择:它到底是想为验证者最大化收入,还是想拥有最多的用户和最活跃的开发者?目前来看,它的战略是倾向于发展用户和开发者,而这正是L2非常擅长的事情。但我认为,你不能两者兼得。
PANews:当前,Optimistic占据了Layer 2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相较于ZK等技术,其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Arbitrum如何确保其技术栈的长期竞争力?
Ed Felten: 相较于 ZK,Optimistic rollup 有两个主要优势:第一是更简单,第二是成本更低。
具体来说,它更简单,是因为它不涉及那些非常复杂的密码学技术,也不需要一个庞大且全新的工具链来将程序转化为数学证明系统——那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另一个优势在于,Optimistic协议的成本非常低。使用ZK时,生成证明本身就非常昂贵。而在 Optimistic协议中,只有在发生争议时才需要进行链上验证。如果确实发生争议,说明有一方是恶意的,其质押将被没收。因此在 Optimistic系统中,诚实的参与者永远无需为验证付费,这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当然,ZK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我确实认为我们最终会进入一个阶段,不同链会混合使用 Optimistic和ZK验证机制。但要实现这种混合,ZK的成本还需要比现在更低。
目前,Arbitrum 只支持Optimistic。未来我们预计会同时支持这两种机制,用户可以根据成本或其他因素自由选择。
PANews:DAO在生态治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集中决策、提升选民参与度和平衡商业利益等难题。Arbitrum DAO 会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并维护去中心化原则?
Ed Felten: Arbitrum DAO 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我并不以任何形式代表 Arbitrum DAO 发言,但我可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我在政府工作时学到的一件事是:由公众参与驱动的决策过程既充满挑战,也充满力量。是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混乱,有时也很缓慢,但我认为它非常有韧性。当社区达成共识时,是可以实现一些非常有野心的事情的。
我认为现在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Arbitrum DAO 与其他 DAO 不同,它拥有真正的权力,并且确实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作。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家展开辩论——这是一种健康的状态。这正是我们在将链的控制权移交给 DAO 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认为总体上这是成功的,但它也面临——而且将永远面临——治理任何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群体所共有的一些挑战。
PANews:Offchain Labs近期推出了Onchain Labs以支持早期项目,能否透露将为这些项目提供哪些具体支持(如技术、资金或市场资源)?未来还有哪些计划来激励Arbitrum生态的多样化?
Ed Felten: 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轻量级孵化器”,旨在推动项目启动,并确保这些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Onchain Labs 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创造力,并推动快速行动。
我们并不打算对这些团队施加强有力的引导或控制,而是希望帮助他们启动项目、提供一些资金支持,然后让他们自主成长。
PANews:我们注意到,Arbitrum也布局来AI赛道,比如提出Trailblazer AI代理资助计划,以及支持ElizaOS等AI项目,您认为AI技术将如何革新区块链行业,Arbitrum在AI布局上有哪些独特优势?
Ed Felten: 我认为,AI 与区块链之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交互方式。
一种是链下的 AI 代理,它们代表用户执行操作,或者本身就是链的使用者。对于这些链下代理来说,它们的需求与普通用户非常接近:它们需要的是一个低成本、可靠的区块链系统。而对它们来说,响应速度甚至比对人类用户更重要。对用户来说,0.1 秒或 0.2 秒的响应时间已经很快了,但对一台机器而言,这可能已经算是“很长”的延迟。
当这些 AI 代理被广泛采用时,我认为我们会看到更加复杂和动态的 DeFi 市场,也会出现一些更有趣的游戏应用。
下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实现链上的 AI 代理。而这需要比当前大多数区块链所能提供的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我们正在努力,一方面扩展链的容量,使其能够直接支持这一目标;另一方面也在开发专门的支持机制,用于在链上训练、验证和评估 AI 模型。
PANews:回购计划正成为加密项目的常见策略,但有人认为这仅能短期提振市场信心,难以解决根本问题。Arbitrum的回购计划基于哪些具体考量、长期目标以及执行方式?
Ed Felten: 我认为,我的角色其实是专注于长期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我始终坚信,必须从“创造价值”开始。如果你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社区创造价值,人们自然会找到利用和获取这些价值的方法。
所以对我来说,正如我之前所说,我关注的重点是创造价值,而如何去获取这些价值,我认为应由社区来决定。
PANews:当前山寨币市场普遍低迷,除回购外,Arbitrum是否有更深层次的计划来增强代币的内在价值?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由 DAO 来回答,而不是我。不过我认为,价值最终来源于人们参与治理的意愿,以及链上所产生的收入。而收入又来自于流量和使用率。因此,推动技术的使用增长,是实现这一切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 Offchain Labs 一直以来都以长期视角来看待技术的发展和价值的创造。我认为 DAO 的立场也是类似的。
在我看来,DAO 正在专注于推动增长,以实现长期的价值创造。
Satoshi Nakamoto’s Bitcoin Stash Tops $100 Billion
Satoshi Nakamoto’s Bitcoin stash hits $103B as BTC surpasses Amazon and Silver to become the sixth-l...
INX Greenlights Polygon-USD Pair, Expands Options for Crypto Traders
New York, US, 23rd April 2025, Chainwire...
Should You Buy More TRUMP to Have Dinner With President Trump? Will the TRUMP Price Sustain Above the Gains?
The post Should You Buy More TRUMP to Have Dinner With President Trump? Will the TRUMP Price Sustain...